第十讲:源远流长的中国玉文化,揭开翡翠面纱(之一)

翡翠是美丽的、也是神秘的,几百年来,从云南人在雾露河把一块光滑的沉重的石头驮回来之际,它就成了玩玉人心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这里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翡翠自形成以后,在大自然的太阳、风、雨、冷热和地质变迁,天长日久,表面就生出了一层外皮,腾冲人叫皮壳,这层皮壳宛如一层面纱,将一块翡翠包了个严严实实,密不透风。那隐藏在面纱下的石头好坏、有无绿色、色的多少、有无裂绺、裂绺的多少……都是一个谜。

第一批在雾露河买玉石毛料的人是敢吃螃蟹的人,他们既不知道哪块是玉石、也不知道哪块石头里有绿色。而首次从河里摸石捞玉的人也是凭感觉将顺眼的石头捞出来,堆在河岸边,一堆一堆地摆着卖,以至于出现了章士剑先生描述的“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的现象。云南的玩玉人经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终于逐渐在那些解涨的玉石毛料上寻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并用已掌握的经验指导实践,于是便形成了一套有用的相玉诀窍。

云南人喜欢把北京话叫京腔,把本地话叫土话。这样一来,关于翡翠的许多术语,自然而然地是用地道的云南话(更准确地说是腾冲话)表述。也就形成了对翡翠特征描述用语的本土话,用现在时髦的话叫草根文化,或者可以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云南人老实,不会搭花架子,于是就沿用这些草根叫法去相玉。

翡翠毛料的种类:

毛料泛指从产地或距产地有一定距离,或山或河里开采出来的翡翠。翡翠原矿自形成后,由于地质活动而暴露地表,经光热、风雨的长期作用,其表面就发生了变化,形成一层或厚或薄,或粗或细的砂皮壳,按其风化程度分述如下:

一、 山料:山料距离翡翠原生地不远,暴露时间不长,表面大都保持形成或破碎时的外形,没有磨圆度,也没有砂皮壳。其中少部分有氧化的铁锈浸染,形成褐色和暗红色外皮。

二、 半山半水料,已经形成山料的玉石毛料在地质活动中(如山崩、泥石流、滑坡等)被搬运到距原生地较远的地方,在搬运过程中,不断相互摩擦而使表面棱角减少,逐渐变得圆滑,在自然环境中不断氧化,表面形成一层砂粒状外皮,腾冲话叫皮壳。根据皮壳上砂的粗细又分为麻布皮壳、粗砂皮壳、细砂皮壳、细粉砂皮壳,根据砂皮壳的颜色分又可分为白盐砂皮壳、黄盐砂皮壳、黑砂皮壳、乌砂皮壳等,根据砂的粗细和颜色相结合又可以分如粗黄盐砂皮壳等多种皮壳。每一种皮壳,都是翡翠内部结构经外表自然作用后而形成的结果,通过砂的粗细和皮壳的颜色以及皮壳上出现的诸多表现就可以初步断定这块翡翠的基本特点,但要十分准确地肯定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仙难断寸玉”。

三、 水料,被自然运动搬运到河流的玉石毛料叫水料,水料在流水带来的泥沙的冲击、磨蚀下,砂皮壳被慢慢磨去,只留下一层很薄的外皮壳,这层皮很细很薄,不同的玉石毛料形成不同的皮壳,腾冲人将其分为腊肉皮壳、笋叶皮壳、铁豆皮壳、山药皮壳(山药大概是红薯的地方话)等,生动形象地将翡翠在不同环境下,外因作用使不同内因质地的翡翠表面发生不同的变化表达出来。只要你认真去观察,按前人所积累的经验就能掌握相玉的基本方法。请看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