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形:就是最美的表达
玉之美,在其质,也在其色。
凝聚亿万年天地灵气,
形成了这样自然而简单的美。
有人喜爱用创意来琢玉,
将璞石经过一丝一点的雕琢,
化身或巧、或奇、或意境的作品,
让人忍不住大呼一声:“妙”!
也有人喜爱天然不饰之美,
璞玉剖开,取其精华之质,
不琢不雕,不工不镶,
或留原始面貌,或呈简约线条,
留下的,却已是一种最美的形态和表达。
中国有“玉不琢,不成器”的影响
一块璞玉出世,首先就会想
如何琢,如何雕,如何成工艺品
但我却很喜欢看随形的美玉
真正好的料子
不需要繁复的雕琢
她素面朝天的样子就可以惊艳世人
我们常常在说,评价一件作品的优劣
不仅要看“料”,也要评价“工”
好料配好工,艺术品呼之欲出
但我同样也认为,
好的料子无论存在于何种形态
都有着一样的优雅和美丽
数亿年的岁月洗礼,
才换得这不经雕琢就韵味万千的藏品
就像能够以素面示人的玉料
必然是个中顶好的料子
因为真正的素面朝天
往往都是需要历练和资本的。
而且随形并非不能成材,
很多随形都是可以雕琢成材的。
只是有时候我们觉得
一件随形本身的形态就已经很完美了,
不需要再去刻意加工,
简单打磨更能保留其天然趣味,
随形,随性,自然,耐人寻味。
比起千篇一律的雕刻,
随形就像是一丝曙光、一根稻草
像是漫漫重复的岁月中,延伸而出的诗和远方。
随形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有的甚至从未经打磨,天然成画,行云流水。
不管是雕琢还是打磨,
作为一种人工的附加创造,
始终还是改变了一些原有的味道,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喜欢
南红随形的原因吧
而且琢玉是一件要求很高的工艺
雕琢的功力够好,好料也越会更有价值
雕琢的功力不足,好料也不够挥霍
我们常说“因材施艺”
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不在乎一定要雕琢或是偏要原汁原味
将玉石的美表现到最大化
才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