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界最传奇的毛料——三十二万种,你知道吗?

翡翠“三十二万种”,是一个美丽的谜!北京玉器厂的王树森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玉雕大师,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早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是学徒的他就听说过一块号称“三十二万种”的翡翠毛料,是块无价之宝,但是后来失踪了。王老先生说:“如生前未能见到此宝石,将死不瞑目”。

19世纪80年代初,某部队仓库角落发现四块翡翠毛料,部队的人不懂,请北京玉器厂的人来看。该厂最著名的玉雕大师王树森看后惊呆了,禁不住流下两行热泪。这正是他多次提及的无价之宝——号称“三十二万种”的翡翠毛料。经中央指示,轻工部组织了北京玉器厂著名优秀艺人成立了一个班子,由王老先生亲自指导,任务代号“86工程”。

四块原本是一整块的翡翠毛料已经剖开,大小不等;他们对四块材料进行三年之久精心设计,最终定稿报轻工部,经国务院批准后开始制作。历时七年之久,终于完工,四件作品分别取名为:

1、《岱岳奇观》

传统山子造型——泰山观日出,画意浓厚





2、《含香聚瑞薰》

京传统特色——西番薄胎做工,工艺精美





3、《群芳揽胜》

以花篮为造型——传统工艺与创新形式美相结合





4、《四海腾欢插屏》

大型浮雕插屏——上雕九龙翻江倒海,气势宏大,一片欢腾景象。





但王树森在研究材料时,发现“三十二万种”当时应该有5块,而缺的这一块正是这一块重达千余千克翡翠的最精华部位。什么时候缺了这一块呢?缺的这一块有道哪里去了呢?至今还是一个谜。

后来据称,19世纪70年代,他在上海偶得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是民国时期雕琢的翡翠方鼎,形仿彝器,古朴端庄而凝重,照片背后标有方鼎名称、尺寸及所用玉料。上面赫然写着“32万石做”!此方鼎,不在国内,流失到海外的可能性较大。现方鼎主人可能也不知是“三十二万种”石,如果能拿来和“四大国宝”翡翠作品进行比较的话,就能知道答案!

欢迎关注下期文章!